公元前1050年,周文王姬昌去世后长春股票配资网,其子姬发即位,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周武王。即位后,周武王继承了其父亲的愿望,决意扩大周朝版图。在这一时期,商朝内部爆发了动荡的内乱,纣王不仅杀掉了忠于他的叔父比干,还囚禁了另一位叔父箕子,导致许多遭殃的商朝贵族纷纷投靠周武王。见时局逐渐明朗,周武王决定联合盟津的各诸侯进行出征,共同讨伐商朝。
公元前1046年,历史性的牧野之战打响。在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中,周联军虽仅有4.5万兵力,但与商朝的17万大军相比,周武王依然表现出色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商纣王在战败后逃至鹿台,身穿珍贵的玉衣,最后选择在火焰中自焚。商朝因此走向灭亡,结束了其盛极一时的历史。
商朝灭亡后,周武王基本接管了昔日商朝的疆域,并进一步征服了周边的小国,强有力地建立了周朝。为了巩固政权和保持社会的稳定,周武王实施了分封制,将同姓宗亲及功臣谋士分封到各地,建立了多个诸侯国。这些诸侯国不仅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,还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局势。这些国君的地位也被划分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个等级,其中以“九监”的地位最高。
展开剩余68%虽然周武王成功灭掉了商朝,但仍有商军主力存在,加之西周的人口远少于商朝,为了防止局势动荡,周武王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于商都,以管理殷商遗民并维持商王宗庙的祭祀。为了有效监视武庚,周武王将商朝的王畿之地划分为卫、鄘、邶三个封区,由他的三个弟弟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管理,合称为“三监”。因此,在西周初年,管国、蔡国和霍国的地位尤其显赫。
在三监中,管叔作为首位,被授予方伯的地位,拥有调动军队的权力并负责平叛事务。因此,当周武王去世后,掌握大权的管叔对周公旦的摄政产生了不满,加之武王其他弟弟各有不平,武庚便乘机拉拢他们共同策划叛乱,这场事件史称“三监之乱”。面对叛乱,周公旦决定亲自出征镇压,最后结果是诛杀武庚及管叔,流放蔡叔,并使霍叔沦为庶民,叛乱得以平息。随后,管国被废弃,蔡叔之子姬胡接管蔡国,而霍叔之子则接替霍国的治理。
蔡国持续存在直到春秋时期,但由于国小势微,频繁受到楚国的侵扰,最终在公元前531年被楚国消灭。三年后,蔡平侯复国并将国都迁至新蔡,然而贵贱之兴衰总是瞬息万变,不到一个世纪,蔡国再次被楚国所灭,公元前447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。
霍国则直到公元前661年才陷入困境,彼时国君姬求因对周成王处理其先祖霍叔的不满而擅自称为公,未料这一举动惹恼了晋献公,最终不久后,晋国出兵,霍国被灭。
总结来看,三监之首的管国最初被废除,仅有一位国君,国为立国六年;紧随其后的霍国传承了十三位国君,存续时间长达385年;而蔡国则在历史上存有25个国君,见证了599年的辉煌岁月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